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,秘结不通,排便周期延长,或周期不长,但粪质干结,排出艰难,或粪质不硬,虽有便意,但便而不畅的病证。 
【临床表现】 
以排便困难为主症,临床上有各种不同的表现;或2日以上至1周左右大便1次,粪质干硬,排出困难,或虽然每日大便1次,但粪质干燥坚硬,排出困难,或粪质并不干硬,也有便意,但排出困难等,常伴有腹胀、腹痛、头晕、便血等症状。 
【病因病机】 
便秘的基本病变属大肠传导失常,或胃热过盛,津伤液耗,致肠失濡润。便秘分为寒秘、热秘、虚秘、实秘四个方面。四者之间或兼有或互相互化。久秘气滞化火,阴寒凝结转化为阳气虚衰均会发生。 
【诊断】 
大便常规、潜血试验和直肠指检应作为常规检查内容,帮助准确诊断,以便找出病因。 
【辨证】 
1.实热秘 
大便干结,腹胀腹痛,口干口臭,面红心烦,小便短赤,舌红,苔黄燥,脉滑数。 
2.冷秘 
大便艰涩,腹痛拘急,胀满拒按,胁下偏痛,手足不温,呃逆呕吐、舌苔白腻,脉弦紧。 
3.气虚秘 
大便并不干硬,虽有便意,但排便困难,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,便后乏力,面白神疲,肢倦懒言,舌淡苔白,脉弱。 
4.血虚秘 
大便干结,面色无华,头晕目眩,心悸气短,口唇色淡,舌淡苔白,脉细。 
5.阴虚秘 
大便干结,如羊屎状,形体消瘦,头晕耳鸣,两颧红赤,心烦少眠,潮热盗汗,腰膝痠软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 
6.阳虚秘 
大便干或不干,排出困难,小便清长,面色 白,四肢不温,腹中冷痛,或腰膝痠冷,舌淡苔白,脉沉迟。 
【治疗】 
1.治则:清热祛寒通便,补虚调肠除秘。 
2.基本操作及处方 
a.使用砭砧阔面围神阙绕圆经双天枢穴顺时针方向做旋擦法; 
b.使用电动砭震在腹部施以振法; 
c.大肠俞、上巨虚、支沟、照海点压。 
3.加减 
实热加上肢手阳明经刮法;冷秘加腹部熨法;气虚加膻中、鸠尾守法;血虚加血海、三阴交点压;阴虚加砭石珠串踝部守法;阳虚加命门守法。 
4.方义 
便秘病位在大肠,故取大肠的解剖位置进行旋擦。天枢、大肠俞相配与上巨虚三穴共通大肠、调腑气。顺时针旋擦是经升、横、降结肠顺序,以促大肠畅通,同时加强肠蠕动。支沟、照海合用为治疗便秘之经验效穴,支沟调理三焦气机,以通腑气,照海养阴以增液行舟。 
【医案举例】 
赵小朋友  男  9岁  2000年5月12日 
其母述患者平素大便干硬,3~5日一行,近9日未行大便,2日前突然高烧39.3℃。观面赤,气急,自述胳膊疼痛。腹部触诊无压痛,脐下坚硬膨胀。 
砭术诊断:上肢疼痛部位为手阳明大肠经,故属阳明腑实证。 
砭术治疗:使用砭砧阔面在脐下施以指振法,约15分钟,患者矢气、恶臭。使用砭尺在手阳明经上肢段施以拍法,约300拍。 
治疗结束时是上午10:30分。至下午15:00左右,该小朋友排便,量大。其母述,量约为一个正常成人1次大便量的6~8倍,腐臭。当晚体温降至36.7℃。 
  |